西湖大學未來產業研究中心:作創新的守護者,着力建立未來產業生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趙娜 杭州報道
兵 王 小說
争取台积电新厂 黄伟哲:台南准备好了
10月22日,西湖大學舉辦建校五週年系列慶祝活動。
當天早上六點,全天活動以酣暢淋漓的校園馬拉松正式開啓。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說,“這是最好的新起點。向着陽光,西湖大學和一路同行幫助我們的人們一起奔跑。”
“今天這一粒粒‘光子’從四面八方聚集而來,點亮我們探索未來的道路。 ” 在慶祝活動之一的“科技向善之光”首屆光子未來論壇上,西湖大學講席教授、未來產業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黃嘉興介紹說,“光子”是施一公對西湖大學捐贈人的暱稱。
神秘夜妻:總裁有點壞
來自西湖教育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西湖大學過去五年的辦學和探索得到近3萬位捐贈人的支持。本次活動也有諸多捐贈人家庭出席,在施一公看來,中國社會已經開始形成捐贈高等教育、捐贈科研的良好氛圍,捐贈大學不僅僅是對教育事業的支持,更是對社會發展、人類進步的長期投資。
打造共享移動新標竿 iRent榮獲31屆台灣精品獎
研究型大學是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的重要結合點,被視爲國家強大乃至人類進步的引擎。作爲新中國第一所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學,西湖大學創造了中國高校從博士生再到本科生培養的先例,全面實施了不唯量化指標的科技評價標準,在科研上取得了多項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突破。
建立未來產業生態
在光子未來論壇上,施一公回顧了西湖大學過去五年的發展。他表示,西湖大學爲國家聚攏了一大批懷揣夢想,追求卓越的國際頂尖科技人才,着力開展原創性基礎研究和科技攻關,在多個學術方向走在世界前列。
不僅如此,去年1月經國家批准,西湖大學未來產業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中心重點聚焦生命原理及未來醫藥、分子製造與功能、未來材料設計及創造三大領域,集科學研究、成果轉化、產業培育、人才培養、戰略規劃於一體,探索如何以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突破催生未來產業。
儿童局并卫福降级 家扶忧心
施一公在發言中指出,未來產業具有高度不確定性,不僅高度依賴政府創新政策和產業政策,更需要基於長期主義的耐心資本,創新競爭已從單一主體比拼轉向以創新主體爲基礎的系統博弈。
裕融扩大ESG作为 夺资诚永续影响力奖
基於此,中心與基金會發揮雙方共有的天然紐帶優勢,聯動可持續發展公益性創投平臺,整合創新資源,加強成果轉化,推動全社會協同創新,爲打造政府引導、多方參與、協作共贏的未來產業生態系統作出嶄新嘗試。
記者在活動現場瞭解到,作爲國家級的創新平臺,未來產業中心與西湖教育基金會,共同發起新質生產力培育平臺,同時也將爲一批校內PI(Principal Investigator,獨立實驗室負責人)創辦未來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企業和研究中心授牌、爲他們賦能。
“在浙江這一個極具民營企業優勢和特色的沃土上激發和匯聚社會各界的力量,探索一條未來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黃嘉興透露,下一階段將吸引更多具有未來屬性,具有創造力的科技新銳和企業加入,一同建立未來產業的生態。
創新競爭走向系統博弈
當天下午的論壇上,西湖大學研特聘研究員們分享了多個前沿科技領域的研究進展,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和業界領袖就未來產業、科技向善以及捐贈與高等教育理念等話題展開討論。
正如施一公所說,創新競爭已從單一主體比拼轉向以創新主體爲基礎的系統博弈。從這個角度理解,新質生產力培育平臺的嘗試是利用西湖大學辦學機制的獨特優勢,也是培育未來產業的一種新範式的探索。
黃嘉興補充表示,未來產業研究中心可以協同投資人、企業家、科學家一起,在未來產業發展最早期、最不確定的時候、風險最高的時期,利用三方對未來的敏銳嗅覺和決斷力、行動力,提前爲國家探索篩選一批最具希望的未來產業方向。
新型口服药 让低血钠症患者不再限水
“這是一種積極聯動社會力量爲國家戰略服務的模式。”於黃嘉興而言,這體現了西湖大學的特色,也是西湖大學的使命擔當。
“未來產業就是別人沒有,我們也沒有的東西。 ”國家信息中心新興產業處副處長張振翼認爲,在未來產業這樣一個全新的賽道上,尤其重要的是要做好科學家與企業家之間的鏈接,發展未來產業應將科技發展和市場需求緊密結合。
作爲創投行業的代表,北極光創投創始管理合夥人、西湖大學榮譽董事鄧鋒在演講中表示,科技向善的主題是提升人類生命和生活的質量,並提出科技創新投資的範式也要改變。他認爲,以未來產業研究中心等方式將社會資本和體制內資本結合,有助於打破基金週期限制,更好地發揮科技創新投資的效用。
公股银授信 回归差别订价
在活動的最後,多位嘉賓分享了對捐贈高等教育和捐贈科研的理解,以及對西湖大學“基金會辦學模式”的觀察。黃嘉興說,西湖大學的探索正是“一羣現實主義者爲雨中奔跑的理想主義者撐傘。”
秘密的秘密
内容产业及创作人如何看待AI